亚星_湖南亚星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_www.yaxin868.com

历经风雨五十载的“香港生命线”!“三趟快车”背后的湖南粮油故事

2021-06-04

来源: 原创 浏览量:4296

  记者丨郑寓亮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多远?
  对于何家郎而言,这个距离是一湾窄窄的深圳河。他曾无数次站在距离香港仅一河之隔的罗湖桥头,却始终没有机会迈过桥去,看看对岸的香港。对于很多与他一样参与了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押运的湖南老押运员来说,香港,都是一座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城市。
  上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每日黎明初晓之时,总有一列列满载着鲜活货品的列车驶入笋岗站(原深圳北站),源源不断地为香港市民新一天的餐桌提供新鲜美味的食料。故此,许多香港同胞将这一趟趟列车形象地称作为“香港生命线”,在内地,它有一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名字——“三趟快车”。
  民以食为天?!叭丝斐怠彼吹奈榷ㄏ驶罨跗饭┯?,不仅保障了香港的基本民生,也为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梢运?,彼时香港的繁荣景象背后,有着一众内地粮油进出口人在默默奉献。其中,作为“三趟快车”中751次鲜活快运列车货品调配、押运的主要负责单位,现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粮油集团”)所发挥的作用,值得书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总理批示——“三趟快车”成“香港生命线”


香港,这座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国际都市,近两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史与祖国内地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随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快速败退,北平、上海、广州的富商名流以及难民等不愿或无法去台湾者,部分迁移至香港。大量人口的涌入,使香港人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激增至220万。至1956年,香港成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上世纪50年代初,大量人员涌入香港。网络图

  剧烈变化的人口与几乎不变的生活物资供应——尤其是鲜活食品的供应,形成了地狭人稠的香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那一时期,香港市场的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生鲜货品短缺严重。每日清晨,为了购得相关的生鲜产品,许多香港市民需要提篮挑担出关采购,近至深圳,远赴广州。

  这一切都为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所知晓,鉴于当时两广地区货源不足,他指示各临近省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等农业大省为香港供应鲜活商品。
  也正是自那时起,湖南成为了内地最早向港澳地区供应鲜活商品的货源地之一。成立于1952年的湖南粮油集团,承担起了调配、押运湖南出口港澳鲜活商品这一重要任务。据湖南粮油集团原储运部经理黄梓强回忆,那个年代国内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货运主要依靠铁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供应港澳的生鲜货物主要靠铁路棚车、高边车、敞篷车进行运输,往往车还没走到,畜禽就死了一半”。
  何谓高边车?简而言之就是敞篷的货运车厢,在运输过程中最多也就是加盖上一层简单的篷布。那时的货运火车时速较慢,通常从湖北开往深圳的罗湖口岸都需要走上四五天时间,一趟高边车只能运载120头活大猪,再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沿途大量活口“非战斗性死亡”,当车抵达深圳市,只剩部分生猪。据当时一项公开的数据统计,在这种运输方式下,活猪死亡率高达10%到13%,活鱼死亡率达到40%至70%。
  这样的局面若持续下去,内地将无法保障港澳地区的正常供应,这不仅将影响港澳同胞的基本生活,也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外汇收入。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大量的外汇用于经济与国防建设,而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是当时国家对外贸易获得自由外汇的最重要窗口。
  “优质、适量、均衡、应时”,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从1962年开始,三趟编号分别为751、753、755的列车,每日从武汉或长沙(隔日发车)、上海、郑州出发,载着满满当当的鲜活、冷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沿途定点加水、加冰、上青饲料,马不停蹄的赶上香港早市,为港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充分的保障。
  1964年,铁道部宣布“三趟快车”为“货车之首”,除“特快”之外,所有客、货车为之让道,至此,“三趟快车”体系正式形成。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从长沙北站驶出供应港澳的751次鲜活冷冻商品快运列车。
  押运之艰——日夜兼程 “与猪共眠”
  “三趟快车”通行了半个多世纪,为港澳市场输送了1亿多头生猪和活牛,10亿多只家禽,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蛋品等,食品安全率达到了99%以上。湖南作为“鱼米之乡”,湖南粮油集团平均每年供应40多万头活大猪,是最大的生猪供香港出口企业,巅峰时期占香港1/4的市场份额。
  要保障如此庞大数量的鲜活商品运输,沿途畜禽、果蔬的悉心照料十分关键,这不仅要依靠“快车”,优秀的“赶车人”更是必不可少,作为“三趟快车”赶车人的众多押运员们是最值得称颂的幕后英雄。
  “抬头看星星,低头思婆娘?!碧讣霸斡胙涸说木?,黄梓强想起了自己当时写下这个句子。据他回忆,这句话无疑是那时押运员工作生活最贴切的写照,一年有两百多天都在押运路上,使得他们很少能有机会陪伴家人。

  “全香港只有大年初一不收货,但要保证第二天依旧有货源,运输还是不能停?!焙狭赣图旁笄莶颗涠罟芾碓蔽馐髟扑档?,与其他商品不同,生鲜商品是老百姓基本生活的日常所需,为了保障751次列车按时按量的为港澳同胞供应,粮油集团的押运员们可以说是全年无休。
  据湖南粮油集团押运员张斌回忆,在“三趟快车”最为辉煌的1980年到1996年,常常刚回长沙的第二天又踏上了押运征程,甚至有些时候他刚走下火车,另外一趟列车已在等待了。
  长时间的“在路上”,或许还不算是押运工作中最难忍受的部分,国家要求安全押运率要保证在98%以上。为了确保完成这个指标,押运员还需要承担起对活口的饲养、治病和对车厢的清扫、冲洗等工作,这也成为安全运输与品质保证的关键。
  上世纪60年代初,运输的车厢是用敞车搭架子、苫盖篷布改装的。押运员与所押运的活口牲畜均受日晒、风吹、雨淋,遇上火车中途受阻或狂风暴雨天气,人畜都苦不堪言。后来改用棚车(闷罐车),车厢窗户改成百叶窗,虽然可以避暴雨和烈日,但仍没有摆脱人畜混装的格局。押运员从带活口牲畜上车到送达深圳活口基地,全程都是“人畜共眠”,不仅要和牲畜同吃同住,还得看顾它们。
  “车皮里的温度很高,夏天时能到45℃,高温混合着牲畜粪便的气味,一般人在车厢里连饭都吃不下去?!被畦髑拷樯艿?,押运员当然也在“一般人”之列,因此许多押运员都患上了胃病、矽肺病等职业病,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押运员却异于“一般人”——他们不仅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下来,在这条跑了半世纪的751次鲜活快运列车上,还不乏两代人传承押送的佳话。
  那一代粮油集团的押运员究竟是靠着怎样的信念坚持下来?回答起这个问题,黄梓强心有惊雷,却面如平湖,他说:“那时候粮油集团有很多部队下来的同志,他们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带到了日常的工作当中?!本咛謇此?,不为个人所想,一心只想着把货品按时按质按量的发出,成为了那一代湖南粮油人最朴素的心愿。
  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即便是克服了如此的艰难条件,押运员们每次到了广州乘坐公交,都要承受着很多异样的眼光,长期与畜禽同住,牲畜粪便与汗水的臭味已经浸入了他们的每个毛孔之中,有老押运员回忆,这种味道伴随着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直到退休后几年才慢慢消失。
  1997年,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曾亲自跟车押运满载生猪的751次列车,一时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在满车的异味和闷热中呆了十多个小时后,吴仪向车上的押运员们感慨道:“‘三趟快车’是当年周总理亲自关心支持的,已开行了35年,风风雨雨不容易??!这背后,有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span>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力挽狂澜——风雨难阻外贸保供之路
  “吃得苦、霸得蛮”向来是湖南人最难磨灭的标签之一,在保障“三趟快车”顺利运行方面,湖南粮油人将这一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鲜活商品出口,运输是先行?!蔽馐髟扑苑切?,在驶入广东境内前,“三趟快车”要在湖南境内交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钱立新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来形容当时铁路资源的稀缺程度,他说:“五六十年代中国平均每个人占有7厘米的铁路,相当于一根火柴棍的长度?!币虼?,如何调度发车时刻、分配货运车皮,直接影响到货品的运输。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如今已经年满八旬的吴树云,仍能回忆起那时任湖南粮油集团原储运部经理的黄梓强以及他的两个口袋?!八桓隹诖白藕醚?,另一个口袋装着自己卷的劣质烟,为了跟沿线铁路局的同志搞好关系,多得到一些车皮配额,他的好烟都用作维护关系?!?/span>
  押运繁忙的时候,黄梓强每天都揣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751次列车沿线各个铁路局的联系方式,担心无法及时联系上人,他甚至把铁路局领导家属的电话都记在上面。这一细致的工作习惯,在1982年的一次重大变故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82年,正是“三趟快车”如日中天的时期,那时湖南对港澳的生猪供应一度达到了60多万头/年??商煊胁徊夥缭?,那年5月,韶关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广州市英德段的铁路受山体滑坡无法通行,而这正是751次列车的必经之路。
  这条为香港“输血的生命线”,在那个夏天一时间竟被切断了!时间相当紧急,据黄梓强描述,粮油集团在第一时间统筹好了湖南境内的各服务站点,对沿线的鲜活货物进行适当维护,另一方面紧急联系了广州军区,协调保障对港澳鲜活商品供应事宜。
  在时任湖南粮油集团总经理沈湘柱的努力协调以及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广州军区发布命令,调动了衡阳军分区84团的400多辆战备车辆支持货物运输,因外贸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衡阳的边防、公安等部门都一并在最快时间予以响应,就在一切看似都将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送过去的第一车猪,全军覆没?!被叵肫鹉鞘钡那榫?,吴树云的脸上还写着无尽的懊恼,原来,那时广东已近盛夏,运输的汽车在白天火辣的太阳直照下,变成了一个大蒸笼,再经过一天的旅途颠簸,本就不是用作运输生猪的汽车就变成了“猪”间地狱。
  在短暂的商讨后,押运员们决定颠倒时差,用两班倒的方式,用一整晚的时间运送货物,避免白天烈日对生鲜货品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一方法,在铁路抢修的四十多天里,湖南粮油集团通过汽车向香港运输了20万头活大猪。
  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港媒纷纷对湖南力保香港“生命线”的壮举进行了集中报道,经此一役,国家外经贸部对湖南保障“三趟快车”的工作做出了“要发能发得出,要停能停得住”的极高评价。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进入21世纪,随着珠三角高速网络的贯通和货柜运输的兴起,铁路运送供港澳物资的优势不再?!叭丝斐怠痹诳缭搅私敫鍪兰秃?,圆满完成了特殊时期的神圣使命,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2004年,从长沙东始发的751次列车悄然停运。
  “三趟快车”有力保障了香港同胞的生活所需,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经济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地情感的联系。香港经济腾飞的背后,充足的生活物资供应,保证了香港的劳务成本长期保证竞争优势,堪称香港社会始终保持活力的幕后英雄。
  此外,“三趟快车”还对沿途诸如五金、矿产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湖南出口公司的产品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方式,挂载在“三趟快车”之上,这些湖南省内的出口商品能直接运输到香港,这为湖南省的外贸出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注视着那张写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供应港澳三趟快车铁路押运证”的深蓝色证件,许多老押运员们仍会回想起那些斑驳的车厢、那段“与猪同眠”的日子,虽然“三趟快车”已经不在,但几代粮油人坚守的事业仍在继续。当前,湖南粮油集团的控股上市公司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75)还在继续为港澳出口优质生猪,为港澳同胞提供坚固的后勤保障。
  今天,湖南粮油集团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中,持续彰显着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湖南粮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蓁表示,新时期,湖南粮油集团将充分发扬三趟快车的精神,政治坚定、乐于奉献、敢打硬仗、敢于胜利,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照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



微信客服二维码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